• 29 2025/03
    2024年,海淀区以先行者的姿态,率先发布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概念。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53平方公里的“三横两纵一带”化作AI创新的“试验田”。在创业生态方面,AI原点社区已成为创新者的聚集地。从交通管理到社区服务,AI技术正在海淀区的城市治理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从课堂到诊室,AI技术正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开启全新的服务模式。
  • 27 2025/03
    在创新生态方面,积极搭建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促进产业园区管理和科技研发效能。打造了全国首个AI创新应用加速器“格物社区”,让创意的种子落地生长。建设“i友未来社区智能体”,为原点社区2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17万创新人才搭建了人才撮合、政策问询、创业交流的平台。随着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入驻原点社区,“泰利驿站”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街区已经发挥出产业集聚效应。
  • 聚焦四大特色,包括链接国内31所顶尖高校的师资资源,打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协同通道;让中学生直接参与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与博士生团队并肩攻关;依托中关村平台,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机会,让学生的创意真正落地;采用弹性学分制模式,学生可自主规划学习节奏,实现个性化成长。通过让青少年拔尖人才早进项目、早进产业、早进科技前沿,通过早期培养激发少年才智,提升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竞争力。
  • 由东升镇牵头,联合中关村科学城基金、清华水木创投等机构和海淀镇、苏家坨镇设立了具身智能百亿产业引导基金,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免费进行上市辅导和知识产权申报预审服务,帮助有生产制造需求的企业对接苏家坨镇智能制造厂房;对新入园的具身智能链主企业,在享受市场租金价格8折优惠基础上还将享有更多定制优惠政策。对2025年入园并成功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具身智能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研发补贴;对2025年在园区新孵化注册的具身智能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依托海淀区财金协同平台,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银行贷款贴息和担保。优先推荐入园创业企业参加“东升杯”国际创业大赛,荣获前60名的企业将给予现金奖励或租金减免,奖励金额最高100万元。还将为入园企业骨干人才提供申请落户、子女教育、公租房、体检康养等多项服务,帮助企业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 海淀区将推出“中关村AI北纬社区”,在科学城北区构建10万平方米以上人工智能企业重点承载区,赋能空间、产业、人才、企业服务等四大类共9项市、区、园叠加政策,符合条件的AI企业可免租入驻,最高享受三年全免费的租金优惠,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初创企业发展。
  • 《措施》提出“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布局”一项措施。每年技术攻关投入最高3亿元,鼓励创新技术突破。《措施》提出“强化人工智能算力高效供给”“拓宽高价值语料供给渠道”两项措施。每年安排算力补贴最高3亿元,降低大模型企业创新成本。每年安排数据奖励最高5000万元,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支持人工智能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建设,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补贴,着力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措施》提出“构建全域全时应用场景开放体系”一项措施。鼓励大模型行业实验室建设、核心业务场景开放,每年安排支持资金最高1亿元,引领产业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措施》提出“夯实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关键支撑” “打造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建立完善全链条孵育孵化体系”“活跃国产基础大模型应用生态”“完善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支持”“扩大国际交流创新合作”六项措施。夯实共性技术平台关键支撑方面,每年安排平台支持资金最高1亿元,建立完善公平、高效多维的技术服务和开源开放体系。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新高地方面,每年安排人才发展奖励最高2500万元,加强对核心骨干人才支持保障。活跃国产基础大模型应用生态方面,每年安排模型券最高1亿元,加速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