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
智慧社区
智慧养老
智慧政务
智慧医疗
智慧文旅

应用服务

2024年,“海淀智慧停车”小程序全面升级,分“智慧停车”和“居住停车认证”两大模块。居民点击“智慧停车”可查询附近停车场,查看定位点附近的停车场及车位信息,可查询到车位总数、车位当前充足与否以及收费标准,方便市民临近停车。“居住停车认证”内部包括四个板块分别为首次认证、延续认证、认证列表及通知公告,居民在线上可直接进行道路停车居住认证信息登记。
海淀智慧停车.jpg

落地案例

  •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信号灯绿波协调控制
    根据车流量等实时路况,进行灵活的信号灯控制,使各个路口的红绿灯相互配合,降低车辆通过路口时遇到红灯的几率,减少路口车流的积累,达到一路畅通的效果。
    丹棱街
  •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全市首条智能斑马线
    智能斑马线包括发光斑马线和智能行人一体灯,支持语音播报,可以提醒行人安全通过,并将行人闯红灯抓拍的图片打码后实时发布到大屏上进行警示。发光的斑马线不仅可以有效提醒“低头族”等行人注意红绿灯信号,也能在夜间、阴雨天等恶劣天气下减少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提醒驾驶员礼让斑马线、减速慢行。
    新中关购物中心门前
  • 剪辑.jpg
    反向寻车系统
    车主可通过自助查询机或扫描立柱上的二维码寻找车辆位置;改造提升相机识别率,将道闸抬杠时间由4S缩短至1.3s。今年,五棵松地下停车场被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协会评定为“智慧停车服务S2级”等级并授牌。
    五棵松地下停车场
  •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中关村西区智能交通
    通过对交通信号控制、信息采集分析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与管理,初步完成以中关村西区局部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的试点探索。利用“闪绘”系统进行交通事故电子化制图,将事故现场绘画用时由大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随着“城市大脑”这一平台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上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海淀交通智慧化发展的“进度条”不断刷新、前进。
    中关村西区

应用服务

“掌上海淀”小程序进行大规模功能升级,定位全区为民、为企服务“总入口”,按照“集约、体验、响应、智能、融合”原则,着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综合体。既是网民的“掌上阅读器”,也是网民的“移动生活小管家”、随身“政务服务办公室”。
微信截图_20241120134728.png

落地案例

  • 剪辑_3.jpg
    数字孪生社区平台
    数字孪生社区聚焦社区“人和事”,通过“掌上海淀”客户端重塑社区服务体系,试点对社区按照楼栋、楼门进行一比一还原,将所有涉及社区服务的内部人员全部纳入平台,形成社区组织图谱。
    北京海淀
  •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智慧电梯
    电梯内的智能设备用语音随时提醒着居民文明乘梯。人员被困或坠梯等事件,电梯内的智能系统将快速识别异常信息通过短信、电话和手机APP推送给物业和维保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实现最快救援。同时,电子屏上会立刻播放视频语音,摄像头与后台进行实时通话,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与引导。这些24小时盯紧公共区域的“眼睛”。
    北坞嘉园北里
  •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2).jpg
    井盖移动水位智能监测
    在“城市大脑”智慧社区模块,北坞嘉园北里以一种科幻般的模样呈现,10种400多个不同感知设备汇聚在一起,实现着智能安防、智能烟感、智能井盖、安全用电等众多功能,以全场景全要素的智慧社区应用,为居民打造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
    北坞嘉园北里
  •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无感门禁
    智慧门禁上方的摄像头不仅能帮助居民开门,同时能够识别、捕捉面部信息,一旦平台发现同一面孔的陌生人在5个楼门口逗留超过一段时间,就会触动提醒装置,通知社区里的安保人员上前查看。同时散发小广告的外来人员一旦被摄像头抓拍下来,并上传至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当此人再次进入小区时,平台就会自动报警通知安保人员到现场拦截劝阻。
    海淀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

应用服务

今年,北京市海淀区养老助餐服务联盟启动,同时在“获得家庭版”小程序上线养老助餐点地图。可在地图上获取各助餐点位置,查看菜谱、价格等信息,便于老年人就近用餐、按照需求喜好用餐。此外,海淀区还为各助餐点开通了“一码通办”功能,打通微信、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渠道,推进助餐服务数字化。目前“获得家庭版”小程序还可以查看养老服务驿站其他服务,如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尽可能为老人提供更多便捷。
微信图片_20241120142721.jpg

落地案例

  • 640_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智能穿戴设备、人脸识别,智慧养老!全国首个5G智慧社区来了!
    老人带上智能手环后,子女可通过APP查看老人的运动轨迹及健康状况,这一智慧管理既能“防走丢”,也能随时了解老人身体情况。
    北太平庄街道志强北园小区
  • 剪辑_2.jpg
    孝心通老人AI敲击呼叫器
    孝心通老人AI敲击呼叫器专门设计了敲击声报警、语音报警、方言报警、拉绳报警、按键报警等功能,方便老人进行紧急求助。此外,该产品还配备微波雷达人体感应、双安全保障等功能,可以接入本地居家养老服务,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守护平安。
    海淀
  •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虚拟数字人“福妮”
    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引进的智能设备“福妮”能为老人讲解各项设施的使用,以及用药咨询与提醒、营养膳食处方建议、不良情绪干预等服务。老人们没事就爱找她“聊聊天”。
    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

应用服务

海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积极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构建“智能问答系统”,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高品质咨询服务。
便利淀.jpg

落地案例

  • 剪辑_8.jpg
    百度智能云助力海淀区“接诉即办”智能化升级
    百度文心大模型赋能海淀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接诉即办”业务,不仅打通了政务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为推进政务服务应用创新,切实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海淀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 剪辑_7.jpg
    海淀中关村街道“关芯”小姐姐上线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发布“关芯”AI智能政务服务系统。该系统由中关村街道携手人工智能企业中科闻歌研发,也是海淀区首个街道级的AI智能政务服务系统,包含居民端“关芯客服”、政务端“关芯助理”、街面端“关芯智巡”三大板块,将有效加速基层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进程,为基层减负提效提供有力支撑。
    中关村街道
  • 剪辑_6.jpg
    居委会智能机器人上线,海淀有了全国首个5G智慧社区
    政务机器人可以实现300多项政务业务的办理,警务机器人可以实现约113项警务业务的办理。据介绍,智能机器人可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工作咨询、引导和办理服务,如一老一小社保登记与办理、计生政策咨询、老年卡办理咨询等。还可以通过与基层派出所的联动,将居民户政与身份证办理的咨询业务前置到社区居委会,更便于老年居民足不出户实现咨询。
    志强北园
  • 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智能问答系统测试 海淀政务服务管理局推进大模型试用
    经过系统培训后,工作人员试用大模型进行问答测试,并对系统回复内容进行细致的评估,确保了每一条回答都被精心审核并提交至后台,以此不断提升大模型的精准度。在经过187轮问答测试、累计3000余次问答后,大模型的表现赢得了工作人员的认可。
    区政务服务局

应用服务

“海淀医保微办事”是北京市海淀区医疗保障局微服务平台,提供办事指南、地图指引、综合业务等服务。
医保微办事.png

落地案例

  • 剪辑_6.jpg
    全市首台自助售(取)药机落地海淀——
    存储容量高达1.5万盒、每小时可自动完成100余次药品分拣打包任务。取药屏的后面是机器的核心位置,这里占地约20余平方米,具备全自动药品上架和高效分拣打包功能。接到线上订单后,机器自动分拣打包,然后放入取药格,再由配送员取走进行上门配送。待自提功能上线后,在线上下单选择自提的居民,也可以凭取药码,来这里取下单好的药品。
    万寿路西街社区
  • 剪辑_3.jpg
    看病可以不取号!一大波新功能上线,操作攻略来啦
    在北京儿童医院服务号、APP挂号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北京儿童医院”支付宝小程序,北京医保、自费患儿不用取号,也能就诊;医事服务费、就医费用,可直接线上医保支付;智慧导诊服务覆盖就诊全流程及各类患儿。就诊后,基于诊疗流程,将通过相应节点的信息推送,告知患儿及家属下一个诊疗环节的地点、注意事项等。
    北京儿童医院
  • 剪辑.jpg
    智慧医疗赋能“把脉问药”全链条
    患者加入inkCare平台,不仅可以从平台获得治疗建议、疾病知识,还能随时随地的和自己的医生在线沟通。在LinkCare之外,零氪科技还打造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纵向医疗数据管理系统LinkData和数据驱动的精准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平台LinkSolution。
    精准医疗数字化平台LinkCare
  • 640_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智能康复治疗矩阵来了,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康复医联体
    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拥有表面肌电图、近红外脑功能等精准化评估装备,虚拟现实的训练技术,便携式的步态和压力分析,科技感满满的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以及定制化的矫形鞋垫制作等先进设备,不断打造智能康复治疗矩阵,并与中科院计算所合作,为智能康复实验运行提供支撑。
    中关村医院

应用服务

AR明信片、全景海淀、自助导览、本地人说等功能模块通过精美的手绘景区高清地图和3D效果、VR全景来展现海淀优美的景区景色,并基于位置提供自助语音讲解、地点识别等功能,为用户送上贴心服务,增加旅游过程中的趣味性。
一机游海淀.jpg

落地案例

  • 剪辑.jpg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作为国内首个以沉浸式戏剧方式演绎典籍文化主题的原创性项目,《永乐长思》通过多通道投影融合与模拟真实环境的空间设计,利用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影像。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的丰富观演体验,提高观众与剧情的互动性以及对主旨的理解。
    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九展厅
  • 剪辑_9.jpg
    “AI迎新助手”智能体
    该智能体旨在运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为踏入海淀的青年学生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迎新服务,助力他们迅速认识海淀、融入海淀、爱上海淀、留在海淀。作为“如如文旅大模型及游客服务智能体”的进阶版本,“AI迎新助手”不仅承袭了其作为“文旅信息枢纽”“行程规划专家”“私人文化导游”及“旅行体验分享者”的核心职能……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 W020240716677930804850.jpg
    海淀文旅大模型发布 构建科技旅游新场景
    海淀文旅大模型游客服务智能体具备多角色能力,能够“变身”游前行程规划师、游中私人讲解员、游后旅行分享家,为游客充当“文旅万事通”,提供权威、实时、全面的全程智能服务,助力行程无忧。
    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
  • 剪辑_10.jpg
    海淀公园智能导览系统升级
    智能导览系统分别位于公园的东西门区,六大全新功能邀您来体验。游客可通过智能导览大屏查找需要前往的目的地路线,系统会自动计算距离目的地的距离、步行时长、节约的碳排放。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将路线信息同步至手机进行位置导航。AI虚拟导游为游客讲解景点……
    海淀公园

建设推进

  • 海淀新篇章:万物云助推市政服务一体化,引领智慧城市新趋势
  • 整合五大板块!海淀市政集团精彩亮相——
  • 海淀启动养老融智计划 更多人工智能将应用到居家养老
  • 北京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发布
  •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 | 自动驾驶,驶进生活
  • 近三年,海淀区如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一起来看~
  • “海保云智通”智能客服1.0版正式上线啦!
  • 餐饮行业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北京“持证上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