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战友”,专场线下招聘会即将启动  ·转发:2025第二届全国水域救援综合技能公开赛及水域安全博览会 "军创赋能 ·应急聚力 "专项服务方案  ·关于邀请军创企业家参与低空经济创业沙龙的通知  
2025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疫情就是动员令 兵味不改向前冲----抗击疫情战斗中的海淀区退役军人风采
发布日期:2020年03月19日 15:14:33   点击:14613
分享: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疫情就是动员令 兵味不改向前冲
——抗击疫情战斗中的海淀区退役军人风采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在区委区政府的指挥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立即向全区广大退役军人发出了《抗击疫情倡议书》,号召退役军人要讲政治、勇担当、守规矩,退伍不褪色,抗疫显大爱,全力以赴投身打赢联防联控攻坚战中,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疫情发生以来,全区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把对党忠诚体现到抗击疫情的全民战争中,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以各种方式投身抗击疫情防控工作之中,风雨无阻的奋战在社区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做出积极贡献。
军休干部——退休志尤坚,防控在一线。
八里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48名军休老兵在社区防空一线。48名退休军、师职干部响应发出号召,向双紫园社区党委积极报名,投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中。其中最大志愿者71岁,平均年龄68岁,绝大多数党龄超过50年。“重大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坚守一线,我们在后方,看好大门,责无旁贷。”军休干部说。从2月1日上岗起,坚持盘问、核查、测温、登记、发证、查车、转递等工作。双紫园社区党委书记吴瑾说,感谢他们,这些军休老兵用他们的初心使命践行着入党誓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
上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在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八一社区树村路甲1号院活跃着一支由退休老兵为主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在国家遭遇大疫之时,他们毅然重披战袍,主动承担起守卫家园的重任。虽然他们有已年过古稀,虽然他们不乏体弱多病,虽然有人甚有残疾,但是他们朗声说道:虽已无力奋战前线,尚有志守家护院。抗疫情,守家园,共产党员往前站!他们坚信:疫情无情人有情,信仰在胜利就在。他们满怀着对院内每一位战友的关爱,站疫情岗,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康,愿人们脸庞,摘掉口罩,笑容绽放。他们筑起一道阻击疫情扩散的坚强防线。在雪中、在雨中,在凛冽的寒风中,他们的心是热的,他们绽放的光是暖的。我们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为有他们的奉献而安心,为有这样的榜样而欢笑。
退伍老兵——退伍不褪色,重担请找我。
海淀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树村村党支部副书记许莉接到了支部退休老党员、62年老兵沙二维打来的电话。“我想交一份特殊的党费,我今年78岁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党龄快60年了,我又是一名退伍军人,对党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防疫形势严峻,看到党和国家有难,我想尽一份力。”说着说着沙二维的声音有些哽咽了……2月9日一大早,村党支部副书记许莉、支部委员任艳芳赶到了老党员沙二维家,刚一踏进家门,沙二维老人连忙步履蹒跚地走来:“昨天晚上我就把钱准备好了。”随后他用颤巍巍的双手拿出了一个信封, “500元钱,请你们帮我转交给组织,虽然不多,但这是我的一点点心意。”泪花在老人的眼睛里打转。78岁高龄的他,虽然腿脚已不灵便,但是他的心一直系着党和国家。
沙二维是树村党支部的一位普通老党员,1965年入党,有着55年党龄。平时他和老伴的身体都不是太好,经常去医院看病。但是当他看到防疫形势严峻,看到政府为了抗击疫情做了大量的工作,就和老伴商量,决定要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沙二维老人虽不能冲锋在前,但是他每天都通过关注电视新闻、朋友圈、支部群消息,关心防疫工作状态,关心着疫情的发展,时常打电话到村委会叮嘱大家做好防护。老党员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他用实际行动作出了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表率,疫情无情人有情。
北下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大慧寺社区退伍军人们纷纷请战,愿意为抗击疫情发挥他们的力量。虽然他们有的年老,有的体弱,有的防疫装备口罩达不到有效标准,但是他们明白疫情已经吹响了集结号。
天气极度寒冷的那天,腰腿不好的退伍军人张秀英主动请缨,加入了12号院点位排查的值守,登记、量体温、宣传、告诫、做防控,老军人严厉中带着温度,向还不够重视的邻居传达着抗疫的严峻性。漫天飞雪的那日,社区居委会都不舍得发动这些英雄的老兵来战疫情,但他们默默无闻,戴着自己能达到的最好的防护加入了点位排查值守。退伍军人王丽,巾帼不让须眉,把守大慧寺5号院点位,老兵魏明超、边德海轮流驻守24号院点位,老侦察兵栾逢祥和张晓波专门加强7号院点位值守。各“岗哨”老兵到位,严防死守,确保病毒不能突破前沿一线,才能防护平安小区。这是老兵们的责任和誓言。
前线轮流值守,后方宣传也很给力,宣传老兵赵裕丰录视频、写歌词歌颂奔赴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表扬给小区疫情防护围起“铜墙铁壁”的社区工作者,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曾是卫生员的贺思燕在社区微信群里,变身小喇叭广播员,每天整理疫情防控知识,发布疫情最新消息,安抚民心,增强信心。这些曾经最可爱的人依然可爱,他们有力的出力,无法出力的出钱,86岁老兵刘家一、胡如兰老两口,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捐款战疫的事,大早就送来了2000元,汪心荣100元、贾洪勇200元、杨发忠100元、周新栋200元、张世荣100元、李青云100元、李文达100元……半天时间我们的老兵就捐了5000多元。
抗击疫情的工作不能松懈,寒风中他们的身姿还是那么挺拔,任何时候他们都是一支有力量的队伍,来之即战。
甘家口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西三环社区执勤岗位上,有一位身着制服,佩戴口罩,手持测温仪,站姿笔挺的身影,声音中带有一种银铃般的清脆,她正在对进入小区人员进行严格检测。“您好!给您测量一下体温,麻烦您出示一下出入证,麻烦您打开一下后备箱,感谢您的配合”,
因为在值守中工作认真、服务热情,小区的居民们亲切的称呼她为“兵姐姐”,然而都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这个“兵姐姐”她叫李礼,中共党员,1989年入伍,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嘉奖等荣誉。1991年退役后现任北京市消防应急服务总队、北京市应急救援总队、天安门服务总队担任讲师,国家四级应急救援员。
由于戴着口罩,小区的居民们都以为“兵姐姐”是隔壁的邻居,然而经过了解后才知道“兵姐姐”其实并不居住在本小区,也不在甘家口街道辖区内居住,她本人居住在北太平庄街道西土城社区。报名当志愿者期间也有个小插曲:当疫情出现时,“兵姐姐”就积极的参与报名,西土城社区志愿者报名人员很多,偶然的机会当她看到西三环社区招募志愿者时,又发现社区有很多年龄较大的志愿者参与值守,就坚决主动请缨参加西三环社区的志愿防控值守工作。虽然脱了军装,但军人的本色已融入精神,面对这次疫情的严峻考验,“兵姐姐”李礼牢记党员身份,不忘军人职责。积极参加防控值守、参与社区入户地毯式排查、讲解防疫知识、为居家隔离户送物品……每当轮班人员劝说她休息会,她却笑着说:“没关系的,我真不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的本色。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兵姐姐”李礼只是平凡的退役女军人,展现了伟大的军人形象,勇担责任,默默付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书写了退役女军人的伟大情怀,挺起了退役军人的脊梁,展示了退役军人的风采。退役军人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书写最美的诗篇!
敬礼 女兵!
退役老兵不忘初心再赴疫情“战场”。有一位师职军休干部魏荣,特别有经验,帮助她所在的小区——八里庄街道北洼西里社区构筑了一道坚韧的防线。
2003年非典时,她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奋战了80天,对防治病毒有着丰富的经验。2月1日积极投身到小区防控一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小区科学防控。她的心愿是:尽自己所能给小区带来一片安宁,给大家送去一份安全。
田村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老兵应急服务队是一支由退伍老兵组成的应急服务队伍,组建几年来一直担负着田村路地区的应急服务保障任务,他们退伍不褪色,发挥军人不怕吃苦,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多次出色完成田村路地区的应急抢险任务。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疫中,他们就承担着辖区的喷药消毒任务,冒着被传染的危险,那里有险情他们就冲向那里,为辖区道路和小区喷药消毒。
在2020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这一群退伍军人他们脱掉的是军装,留住的是军魂,在国家危难时刻他们表现了军人特有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军人气概,他们主动请缨,承担辖区的喷药消毒任务,
在抗“疫”关键时刻,他们每天不辞辛苦在辖区道路、小区喷药消毒,为社区居民创造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中关村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响应组织号召踊跃投入到各街道社区抗击疫情战场中。退伍老兵们风雨无阻加入到社区防疫队伍,多次扛起社区防疫夜间值守任务,并为居家隔离者配送生活用品,每日为社区楼门进行病毒消杀工作。
北太平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和军嫂齐上阵抗击疫情不退缩
在当前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无数逆行者奋战在基层一线,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在组织的号召下,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罗庄东里社区,有这样一群逆行者——曾经,他们铁骨铮铮、尽显英雄本色;退役后,他们也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浩然气概,依然带动着自己的家属。他们,就是来自辖区部队大院的退役军人及军属。
为有效引导退役军人在抗击疫情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罗庄东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用显示屏等方式对本社区优抚对象进行卫生防控安全提示,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他们发布志愿服务倡议。倡议刚一发出,就有许多退役军人及家属积极响应,纷纷自愿请战,社区处处闪现着退役军人及其家属们忙碌的身影。
罗庄东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晓娟是,同时也是一名军嫂。疫情防控工作刚启动时,她就放弃休息,带领社区全体工作者挨家挨户排查、登记信息,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掌握社区动态。作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站长,她说:“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退役军人多、纪律作风过硬的优势,依托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好退役军人和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以最饱满的热情在抗击疫情一线做出贡献。”
曾在部队服役5年的退役军人张雯,现在正是一名社区工作者,也是一名军嫂。从大年初一开始,她就参与到抗击疫情工作之中,在社区每个楼门张贴防疫通知、做好返京人员排查和回访、电话联系常住居民了解近况做好记录、在社区门口参与防控值勤检查证件、为返京人员建立档案并每日叮嘱体温测量上报等等。工作中,她始终保持着为民服务的情怀,事事以军人的标准、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周围居民连连夸赞:“不愧是当过兵的,就是有战斗力。”
军嫂习艳霞是一名医护人员,也是一名党员,她主动参加社区的防疫工作,给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介绍了酒精消毒时的注意事项等知识,并详细讲解了电子体温计的使用技巧,告诉大家在室外温度低的情况下测量数值多少为正常,很好地解决了社区工作人员在使用中的疑惑。习艳霞说:“疫情一日不灭,我们就战斗不歇,尽自己的能力做点有意义的事,直到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紫竹院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军乐团社区“文艺老兵”奏响社区防控新曲――值守,紫竹院路100号,解放军军乐团北门,一位老者佩戴着志愿者红袖标正在值守,测体温、做登记,老者的身份有些特殊:退役前他是一位解放军军乐团的演奏家。自2月7日以来,该社区已经有44名“文艺老兵”自发地参与到社区防控岗值班工作中来。
军乐团社区每天有12位老党员在社区值守,这个防控岗是解放军军乐团小区唯一开放的入口,老兵们轮流值守,他们当中最大的72岁,大部分是65岁左右,这些“文艺老兵”们大都是国家级演员,其中也有军乐团老副团长、军乐团乐队队长。在社区的值守岗上,他们的身姿依旧挺拔,严整的军容不逊当年。站岗、值夜班、调解难题,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解放军军乐团小区居民有1000多户,进出人员、车辆较多,防护难度较大,在社区组织下,40位老党员自觉报名,自发地参与到社服防控岗值班工作中来。
在值守中,由于防控岗采取测温登记等措施,在上下班高峰时段难免出现拥堵,使进出小区的居民产生了急躁的情绪。有老党员们在场帮忙疏导,让不少矛盾轻松化解,凭借对社区人员的熟悉,老党员还指导居干们迅速确定返京人员信息,大大提高了登记效率,使着急上下班的居民得以更顺畅地通过。到晚上8点钟,路灯下他们身姿挺拔,毫不畏惧劳苦、寒冷与危险,夜色中他们的党徽闪闪发光,为下班的人们照亮了回家的路。
北下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退役军人莫振勇同志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在这个时候必须是我先上”。他退伍不退色,永葆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在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爆发的时候,莫振勇同志就冲锋陷阵,站在抗战SARS第一线。作为一名老党员,莫振勇同志时刻践行着党旗下的誓言,如今面对此次新冠病毒疫情,已有过抗“疫”经验的他再次站出来主动请缨,义无反顾的站在抗击疫情第一梯队,迅速投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坚守在辖区抗疫的最前沿,用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守护辖区居民的平安,给这个严冬增添了暖意。
2月1日北京下起鹅毛大雪,刮着寒冷的北风,天气极端恶劣,莫振勇同志早餐都没有吃,就早早的步行1小时,到达包片的大慧寺社区12号院的值班岗亭,将保安室的桌子搬到大门口,承担起防控疫情值守任务,给出入居民登记、测量体温,叮嘱每一位出门的居民戴好口罩,做好防护。
疫情牵动人心,行动彰显担当,坚决打赢疫情防护阻击战。莫振勇同志只是便民服务中心军转干部的一名代表和缩影,像张乐刚、付虹、张八一、徐奕飞……退伍不退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他们看似平淡的值守却有太多感动,只为早日战胜疫情守护家园,迎来防控疫情阻击战胜利的那一天。
普通退役军人为一线军人医务工作者捐赠蔬菜。“我在后方,为战斗在抗击疫情前方一线的现役军人医务工者家庭献一份爱心”这是1999转业安置在海淀区的一名自主创业的军转干部张婕,真诚说的一番话。她转业后大胆创业当上了“小农场主”,创收不多,在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号召下,我做为一名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党员,在疫情当前,我虽然不能到抗击一线,可是我能为一线的战友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向抗击疫情一线的部队某医院111名一线战友每个家庭送上一份爱心蔬菜。
苏家坨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各村退役军人奉献在社区防控疫情一线。三星庄村在党支部群里倡议招募志愿者。61岁的老党员、退伍军人李振松很快响应。在他的带动下,党员纷纷报名,不到2个小时,共有8名党员、35名群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李振松退休之前担任司法所所长,二十几年一直处理调解工作,以军人的干练、果断处理日常纠纷,得到了百姓的认同。在防疫工作期间,以一名老兵的姿态站在小区检查岗前,查证件、测体温、作登记,除此之外,还起了防疫知识和个人防护的宣传员。
他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讲解最新形势与政策,发挥他二十多年调解工作的“口才”与“韧劲”,把一名老兵的威信用到了防疫工作的一线,岗位值守从来都是
早到晚回,他发挥着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带动着一个个的志愿者、群众共同抗“疫”。
西埠头村60岁的退伍老兵李振有坚守在疫情防控检查关卡处,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劝导疏散等工作。据了解他既是一名退伍老兵,还担任着村里护林防火的职责,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退伍军人还有我村的李保华、张福禄、屈明星等人。他们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敢于冲锋,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品质,他们不仅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还彰显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从服役时的“最可爱的人”变成了如今人民群众最有力的靠山。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有成不忘本   有战必回报党恩
2001年海淀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周志平(全国优秀军转干部、企业法定代表人)创办的企业: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地址在亦庄开发区。
疫情刚开始,亦庄经开发区统筹,外地一家企业需在京火线注册并立即投入生产防疫一线急需物资,周志平公司决定为该企业火速提供生产用地及厂房,全力支持和协助其做好生产前的各项工作…”。周志平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作为公司领导、党员、退役军人,“疫情”就是命令,就是冲锋号角,他身先士卒统筹协调,及时到公司厂房指挥,带领公司员工为生产应急物资企业打造新生产线。
大年初二,公司工作群里“叮铃”一声响“@全体党员@所有人:现在,全国人民正在面对突如其来快速蔓延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坚决落实一级响应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司管理层做出决定并第一时间在办公平台上向全体党员、全体员工发出的号召,这一记手机提示音却仿佛是吹响了嘹亮的集结号角…而其实,公司始终没有开启休假模式,早在大年三十研发部就在收集资料、联系病毒库确认、讨论探针引物设计,进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质控、生产体系部门也“整装待发”,时刻做好“战前”准备。而这一声号令,更是得以公司上下最快速度的响应,在京人员纷纷赶往亦庄公司,参加北京市政府指挥中心、开发区指挥中心协调会议,配合开发区各领导部局及联合康力生产企业现场勘查,全力保障及开展生产前期准备工作。年初六的晚上,公司工作微信群里再次响起“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即将进场,接着连夜安装调试,24小时必须要开始生产,我公司全力配合,要求24小时不停歇进行场地准备,设备安装和配合生产,每日至少保证两人值班,这是死命令!!!” 协和洛克这个以党员、积极分子、退役军人为骨干的企业,在战“疫”面前把“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化作默默无闻地实际行动。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发捐款助力抗击疫情
3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捐赠仪式在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3位2016年度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代表,携带联名签字的八一军旗和11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发捐款36755元,向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舍生忘死、日夜奋战的一线战友献出爱心。
捐赠仪式上,海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立峰代表党组成员,向积极响应捐款,无私奉献爱心,勇担社会责任的全体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鼓励大家要继续发扬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和海淀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2月1日,海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向全区广大退役军人发出支援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后,我区广大自主择业干部通过捐赠物资、协助社区(村)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表现出了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
2月2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出了致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倡议书后,海淀区2016年度自主择业军转干部马双马、张剑锋、吴荣盛等同志,积极响应号召,并自发在微信群内向同年转业的战友发出抗击疫情捐款的倡议,受到广大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积极响应。115名自主择业干部,通过微信捐款的形式,纷纷慷慨解囊,向奋战在一线的现役军人们送去温暖,彰显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英雄本色。
八里庄街道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八里庄街道304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困难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职党员纷纷通过电话和微信群报名的方式向社区党委申请值守。李雪涛、韩建中、王培林、王腊梅、贺金云、王秀云、宋涛自主择业党员和在职党员从单位赶来,顾不上掸落身上的积雪,就同社区工作人员和保安对进入院区的人员车辆逐一测温排查。社区党委对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说到:“我们是党员,又曾经是军人,现在年轻,关键时刻必须顶上,社区党委尽管给我们多排班,如果与工作时间冲突,我们自己协调克服!”
304社区每日进院几千人次和几百余辆车均需逐一测温排查,我们的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和保安人员用自己的高度责任心筑牢防线,做最美的逆行者!
北京市海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2020年3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移动版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海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110108001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01

京ICP备05083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