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目录信息 | |||
---|---|---|---|
索引号 | 11F/2020-380633 | 公开责任部门 | 海淀区金融办 |
信息名称 | 社保卡诈骗套路有哪些? | ||
生成日期 | 2020年08月19日 | 公开日期 | 2020年08月24日 |
关键词 | |||
公开类型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载体类型 | 纸质 | ||
记录形式 | 文本 | ||
公开形式 | 网站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大厅 | ||
内容概述 | |||
信息有效性 | 所属目录 | 通知公告 | |
备注 | |||
附件 |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保卡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点,设计了层层套路进行社保卡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将诈骗电话显示为12333。自称是社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参保人社保卡异常被冻结为由,索要参保人个人信息,要求参保人往指定账户打一笔钱作为解决问题的手续费。由于12333是社保官方咨询电话,所以很多人接到这类诈骗电话都会信以为真,将资金转入对方要求的账户后才发现自己是被骗了。
社保卡诈骗除了消费异常,账户被冻结,其实还有很多种,为以下几点:
01补充登记完善参保人信息
通过电脑改号软件伪装成“社保机构”对外公布的联系电话致电参保人,以补充登记完善参保人信息为名,骗取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进行诈骗。
02发放社保补贴
以发放“社保补贴”为名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电话,骗子在解读“社保政策”获取信任后,诱骗参保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03伪造社保虚假公文
不法分子以社保经办机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向参保单位及个人发放,以社保基金账户变更为名,要求参保单位和个人预交社保费,直接将资金转入某银行帐户实施诈骗。
04代缴社保、补缴社保
某些地区在购房、办理居住证、子女入学等均有参保年限要求,不法分子以代理社保参保为名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电话,谎称可挂靠参保或补缴社保,要求转账汇款缴交社保费(另,挂靠参保属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将根据规定进行清理并处罚)。
网警提醒:大家一定要切记,凡是以各种借口索要身份证号、姓名、社保卡的社保账户及密码,银行卡金融账户密码,个人银行卡号的都是骗子。如果是通过种种借口,要求往指定账户打款、转钱的,一定要果断拒绝,更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遇到问题可以拨打社保咨询热线12333。
来源:首都金融安全